在廣東話中,「我就爛」中間的「就」字,恰巧架在兩種語義之間。那既有「(我)就是(爛)」的意思,同樣也有「(我)快要(爛)」的意味,合成一種模糊的狀態。
今期Sample以「我就爛」入題,內容橫跨各種似爛非爛的思潮,從文學、思想到美學,頹靡的外貌往往包有細緻認真的執着與堅持。封面專題探討日本的無賴派作家,他們未有共同結社,缺乏共同抱負,卻統統在創作和論述裡高舉反抗和革命精神,與其標籤迥然不同。評論輯以「垃雜」為名,分析各種被貶為糜爛的生活形態,困境正因人能否去選擇選擇而起。本期的藝術計劃PROJECT,與後後後藝術群合作,參考「弱影像」的概念,將零碎、劣質、隱匿、另類的圖像拼貼重構,質疑優良美學。創作專題則以「廢品物語」為題,謝旭昇、沐羽、陳肇廷、蔡泳詩、得卞、張欣怡、黃可偉、葉晴分別考察廢人生活,呈現破敗和缺失的諸種形態,有時尋求救贖,有時安於現況。